她50岁学摄影,因自拍1夜成名,芳华背后是与病痛的“战争”
这是我第2次采访长春定制西装公司刘姨,第1次,你们应当都看过。前两天,她告知我出书了,因而约了新的采访,希望能帮她宣扬1下,聊下来才发现,这个故事要重新写了。
刘姨建议我将这张照片放第1个,她最喜欢这张,我问为何,她说喜欢这个状态,亦正亦邪,还很性感。
过了1天,她又给我发消息说,第1张照片用甚么,让我自己定。
这件小事,特别符合她在新书中流露的性情。
“网红”刘姨
两年前,1夜之间,南京普通的退休工人刘姨成了网红。
当时就是她的这张自拍,让我决定约个专访。总觉照片里的她,有点像coco chanel,流露着倔强和优雅。
刘姨的照片有趣,充满戏剧感,没法用摄影技能去挑剔其中细节,满满的生动会让观者忘记其他。
她用3角架在家里或野外,给自己拍摄各种照片,有角色扮演,想象自己是卖面料的小老板,或是缝纫工,穿着自己做的很“森女系”的裙子,放肆、恣意的打扮着。
她的照片很有情感,没有文字的记叙,也许更容易引发观者的想象。
刘姨用照片给了太多读者鼓励和温暖,我记得当时很多人留言说,希望像她1样很纯洁的做1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篇旧文《她50岁才拿起相机,拍摄穿着森女风的自己》的浏览量是120万,还有各种大号转载和盗用,火得我们俩都有些懵。采访、活动邀约相继而至,我都依照她的意思逐一谢绝。
她觉得自己是个普通老太婆,1切赞美都来得太凶悍、太突然,抵挡不住,也怕处理不好。
“我就是个市井女人,没有受过这些”,刘姨说。
谢绝还有个更重要的缘由:来本身体和精神的病痛。
不甘心,想好好的活
红了以后的刘姨,经历了1段糟的生活,家庭变故让她非常没有安全感,同时伴随着恶性肿瘤从确诊到动手术的种种煎熬,这两个问题又像旋涡1样,把她卷入了更深的痛苦中€€€€抑郁症。
2016年的刘姨过得很不好,拍照也非常少。
在6月6日那天,她在朋友圈1连转发了10条养生文章,很多标题中都包括了“奇效”、“土方”这样的词。
那段时间她总是堕入情绪的折磨中,总有坏东西跑到头脑里让她不得安宁,最痛苦的是她莫名惧怕自己会发疯伤害家人。很多人想象不到抑郁症发作时的痛楚,她说头脑太累了,坏情绪、可怕的想象会让自己1刻不停歇堕入恐惧中。走上街的时候,会惧怕被车撞,炒菜的时候,会担心锅里有人...
她乃至想过离开这个世界。
当“魔鬼”不在头脑里纠缠时,她就赶快整理东西跑出去拍照。
“我不甘心,我想活,好好的活,想活就有希望”,刘姨说。
她想了许多办法让自己康复,包括靠谱的不靠谱的,还有各种求神拜佛,所幸,女儿1直在身边照顾和安慰,她很自责自己拖累了女儿。后来,她遇到了1位好中医,医生非常笃定地告知她,你能好。
不知道是精神上的支稳重要,还是药的疗效重要,或更多源自她本身对健康的渴望,真的换来了逐步康复。
今年,她朋友圈的养生文章渐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她的自拍,和帮他人拍的各种照片。1切还像之前那样,拍得有滋有味。
她照旧会穿着漂亮的裙子去野外自拍,常常会多带1些衣服、配件,要换造型。
把家里各个角落都拍完了,她就把大床换成小床,省出有1面白墙的小空间,从而更方便打扮成不同角色拍照。
她为何会这样拍?为何这么会倒持自己?在看完她的新书后,会有答案。
不管是摄影师、设计师等等,作品终究总是成心无意投射了自己的生活。
倔强
1960年诞生的刘瑶,经历过物资不丰富、多数人审美还很固化的年代。她的父母虽然穷,但1直都很有生活情趣,喜欢玩弄花草,用捡来的石子搭个小景常常能引得邻居们的赞美。
她小时候黑黑的,自觉不漂亮,人总是会希望有出众的外表,长得不工作服摊销够美可以好好打扮自己啊。她从小就喜欢穿跟他人不1样的衣服,每每遇到或嘲讽或羡慕的眼神,内心会有些满足感。
想起那天我们见面时,她突然对我说,你可以在头发1边扎个辫子,这样会特别些。
哈,可爱的、爱漂亮的刘姨,1直都这样。
虽然时期没能给她享受独特的便利,但她1直用自己的手去尝试具有1些独特的美好。
在80年代她就1个人去青岛旅游,虽然回来后会遭受旁人的揣测;她坚持给自己做她认为好看的衣服,虽然做工不是那末好,虽然也会被人质疑太不随大流的裙子。那个年代,多数人穿得跟多数人1样。
她倔强,对喜欢的东西,会想尽1切办法去实现,衣服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特别记得她书中记录自己喜欢花,但又囊中羞涩不够过剩的钱添置植物,就常常跑到花草市场跟老板们软磨硬泡价格能不能再便宜点。在这个进程中,她发现花草市场的垃圾桶里,常常有生命还剩1半、被抛弃的花草,她会捡回家中仔细庇护,花草们再回报给她灿烂的生机。
她的生活太有情致了,这类情致跟有钱没钱真的没有关系。她小时候喜欢画画,虽然没有走上这条路,但是经常还是会动动笔或动动针线,她还会用很便宜的价格买来夏布袋然后再绣上花做成工艺品。
拿起相机
退休后,她在2010年有了相机。起初,她不是拍自己,而是像记者1样,去真实记录社会。
2011年年初她拍了1组照片,当时南京着名青海工装定制厂家的惠民桥渔市露天交易市场面临搬迁,她去抓拍了这个渔市消失前的景象。
2月的南京,地上还结着冰,清晨的渔市热烈又非常冷,镜头里能看到拍摄者的敏锐和善意,虽然从技术上来讲,还很生涩。
后来她还记录了很多社会的点滴,1些也许他人会忽视的镜头,下面的图都是她在几年前大过年时去拍的春运,非常有中国特点的画面。她的拍摄也愈来愈纯熟。
互联网的发达让她有机会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作品,也让人们更加警惕陌生人的镜头。很快,从人们对着镜头羞涩的笑,逐步变成以捍卫自己肖像权为由谢绝被拍摄。
刘姨的记录得换条门路。
那就拍自己!
因而,她的自拍中承载了各种爱好,可以自由地打扮喜欢的风格和角色,足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让她的“剧本”很有戏。
而这些戏里的情绪,多多少少又是人生中曾的经历或向往。
刘姨的新书,其实不仅仅关于她的摄影,更多是她从小到今天的生活。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本来把1些段落做了记号,想摘抄到文章里,但是我想你们还是自己去看吧,1个个小故事,里面有她的人生智慧,有她的情绪、历练,和贯穿始终的自省。
她不是中国版的塔莎奶奶,她就是沃尔沃修理厂工作服南京的刘姨。
刘姨的文字读起来很生动,记下了1个普通女人的倔能人生。她给自己书写的序,名为“谢谢”,第1句话就看到了我的名字,这次和她聊天的时候,她又好几次对我说感谢,弄得我很难为情。其实就算没有我,也会有他人记录她和像她1样的人的故事,记录者其实不那末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活得很精彩很英勇。
我买了5本书,作为赠品送给大家,老规矩,受赞最高的前5留言(限文刀米公众号),最主要的是还是希望更多人知道这本书,也算我出了点微薄之力。划重点,铛铛、京东都有售,价格不贵现在还有优惠。
此刻,刘姨的摄影展在南京的金陵美术馆进行,她每周末都会去美术馆看看观众,看看大家给她的留言,她很珍视这些话语。
还想多说1点。
两年前写刘姨的那篇文章,她收藏了,没事的时候就会点开来看,看留言。她跟我说的时候,我真是好庆幸当时多数都是温暖的言语。刘姨抑郁症严重的那1年,她会去看,希望从中找到让自己开心的理由。她说:“这么多美言,我受不起,我想做个好人,不能伤害他人,很强烈的欲望是让自己愈来愈好,才对得起大家的喜欢”。
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意的话语真的会变成他人救命的稻草,但也可能变成切断那跟稻草的刀,你手里可能拿着刀,但刀也能够换成花的。
刘姨写了1段话,希望我能放在文章里:
“当你情绪低落时,不要1味让其低落,要积极,及时化解。去人多的地方,去有阳光的地方,去主动与人交换。看自己平常最喜欢甚么,就去做甚么,不要舍不得。让自己高兴,对自己好是最重要的,你好了,你才有能力去帮助你想帮助的人,不给他们添麻烦,做想做的事”。
刘姨的新书由磨铁邀约,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叫《这会儿的太阳好温暖》。
愿你我都能做个温暖的人。
本文图片均由刘瑶拍摄
回顾旧文请戳
《她耐磨工作服定做50岁才拿起相机,拍摄穿着森女风的自己》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公号:文刀米 |微博:文刀米呀
联系:mina516@163.com
以时尚为主的视觉艺术
人物专访 时尚解析 辛辣评论
文刀米不流行
文刀米与小火伴的公号
知羹
1个伪装有内涵的文娱号